連日的陰雨,情緒本就有些郁郁,更那堪是夜晚,似乎寂聊也隨之侵襲而來。不想陷入一種空洞和無助,就起身去泡了杯咖啡,讓自我溫熱和活力起來。然后端坐在電腦前,慢慢地閱讀起數(shù)日前朋友推薦的沈從文先生的《邊城》。
初讀,許是習慣性的讀小說的方式,急切的想尋讀里面的人物或情節(jié),故對于小說開篇大段的景物描述似乎看不進去,可漸漸的,一幅曼妙的風情畫卷隨著文字徐徐展開,使人不由自主的沉浸其中,仿佛置身湘西那美麗的世外桃園。翠翠就是在這樣一個淳樸、天然、優(yōu)美的環(huán)境中孕育出來的自然之女。
就是這樣一個懵懂、嬌憨、不食人間煙火的純美女孩,卻遭遇了一段似乎尚未開始就已結(jié)束了的綿長而憂傷的愛。也許越是急切得到就越容易失去,難道這就是宿命么?“那個人明天會回來么?”故事的結(jié)尾以這樣的反問戛然而止,讓人唏噓不已。掩卷,腦海中似乎浮現(xiàn)翠翠燈下托腮喃喃自語的神情:“那個人明天會回來么?”她的糾結(jié)讓人生生的心疼起來:這漫長的日子她是否能夠靠著那個初見時的甜美回憶安然度過呢?
很久沒有讀到這樣使人驚艷的文字了,這驚艷不是華麗。而是不染塵世的純美感情遭壓抑帶給人的一種柔軟、一種憐惜,一種淡淡的憂傷,一種對命運不解的扣問。不由感慨有時男子如何竟有比女子還極致的細膩,沈從文先生如何知曉那樣一個情竇初開的女子那么隱微的心理,難道真如他所說:“在最好的年紀遇到了一個正當最好年紀的女子?”
有時光,有適宜的情緒,再讀《邊城》。
漠漠水鄉(xiāng),褪去了幾縷霧色,小船泊在河邊,水波隨著風,泛起陣陣漣漪。對岸是寂寞的旅途,依稀的背影逐漸消失:至于去哪里、什么時候回來、是否還會回來,暫且,且隨它去?!}記
一個多雨的江南……
曾經(jīng),有一位老人,悠悠地在岸邊,正飲著葫蘆中的酒。
“爺爺,爺爺?!?/p>
老人緩緩的放下了葫蘆,不遠處的小船上一個女孩在叫他。
女孩叫翠翠,很小就隨他撐船。
他,仿佛已經(jīng)習慣了孤獨。
多數(shù)人從沈從文作品的只看到了清新秀麗的詞藻、婉轉(zhuǎn)多情的故事,卻無法發(fā)覺那樸實背后隱藏的悲痛,那作者心中深深的傷痕。因為沈從文文章往往用極冷靜的手法,將善惡美丑輕輕掠過,但越是輕描淡寫,就越給人一種發(fā)自靈魂的壓抑。無論是咬牙切齒的忿恨,或是熱情激蕩的快樂,在沈從文的筆下,也永遠是和風細雨般的柔和?;颐擅傻挠曛胁刂鼥V而淳樸的美感,也藏著作者無奈的悲痛。
但是,對情感木然的都市人卻多把沈從文的作品當作鄉(xiāng)俗文學(xué),因為欲望的充斥使他們無法透過薄霧看出那一縷明媚的憂傷。那一縷明媚,是作者對人性的思考,對真善美的贊揚,那一縷憂傷,更是對沉淪日下的社會沉重、傷感的批判。其寫作手法將優(yōu)美與悲憫恰當?shù)娜诤希屆利惾缢闱咄缸x者的心田,又讓悲哀如石般壓抑著人的靈魂。
作為沈從文的代表作——《邊城》,講述的就是一個處在湘西的桃源之地,在時代變遷,社會風氣開始污濁的時候,有那樣一段純真而悲哀的愛情。
大老與二老,兩個樸實的青年,在金錢面前他們毅然的選擇了愛情,他們不會為一間大磨房心動,寧愿為了心愛的女子癡狂的唱三年的歌。而這種形象,也正是這鄉(xiāng)間小城最純樸的象征,他們是這個小城的靈魂,最純樸的靈魂。
祖父是純樸、善良、勤儉、樂觀的精神象征,是茶桐人美好品質(zhì)的代表,這里的人們對這種精神的向往,就被人們對白塔的態(tài)度反映出來,白塔坍塌以后,茶桐百姓慷慨解囊,協(xié)助重修白塔,但似乎修建白塔的目的并不是還原一個樣子,而是茶桐百姓對美好品德的最真切追求的寄托
翠翠對愛情天真的渴望,是何等的平凡,她只想嫁個心愛的人,踏踏實實的過一輩子。決不曾想過什么“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更不會理解什么是所謂的愛情。也正是因為如此,一份純真的愛,不曾粉飾,熱烈而羞澀的追求過,追求一個她愛的臂膀,直至夢的消逝……
夢逝之時,她并不曾知道二老對她的忌憚,更不曾知道二老對她的愛,她不會知道,只是默默地等待。這樣的寫作手法,使得讀者對這段悲劇感到深深地惋惜。
山竹林是翠翠的心靈之家,每當她遇到些陌生人或是遇到了婚姻上的問題,他總是跑進竹林,選擇默默地逃避。即使她心愛的人曾經(jīng)想要渡河,她一樣遠遠的逃開到竹林里。這竹林更仿佛是她心靈的避難所,也是她的純真世界的象征??上矍闆]有降臨她的身邊,或許是無緣罷。
記得祖父與翠翠談起終身大事時,翠翠總是變出一臉嚴肅或是沉吟不語的樣子,使得祖父沒有辦法繼續(xù)說下去,而一旦祖父提起了她所心愛的人時,在嚴肅的表情下掩藏著一種莫名的喜悅,一個羞澀而天真的小女孩,沒有做作,洋溢著自然的精華,自然的秀美。
景色、民俗風情,點綴上鮮活的人物,使得人仿佛置身江南小鎮(zhèn),親眼目睹了一場悲劇,又悵然所失的回到現(xiàn)實世界,輕嘆一聲,久久不能忘懷。
喜歡讀書評,也就知道了沈從文先生的邊城,很早就讓我有讀它的想法,然而,當我把這本篇幅不大的書捧在手里的時候,卻發(fā)現(xiàn)這并不是一本容易讀的書。
說這本書不容昜讀并不是說這本書有多么復(fù)雜的情節(jié),眾多的人物,相反,這本書講的故事很簡單,就是渡口的老船夫臨死前希望能給自己外孫女翠翠找個靠得住的孫女婿,在所謂的船總順順的兩個兒子,大老和二儺中選擇,結(jié)果大老在一次載船運貨途中溺水身亡,二儺遠走他鄉(xiāng),老船夫也死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渡口上只剩下孤零零的翠翠。
那么為什么說這不是一本容易讀的書呢? 這個故事發(fā)生在川湘邊境,稱為“茶峒”的小鎮(zhèn),特有的風物讓沒從未到過此地的人沒法想象作者到底說的是什么。不信?你說說什么是桐油,青鹽,還有什么是棓子?
而作者特有的敘事方式也給讀者帶來困難,當然可以稱為一種語言特色。例如“在這小城生存的,各人也一定皆各在分定一份日子里,懷了對于人事愛憎必然的期待”,這樣只能意會的句子到處都是,無疑會給“農(nóng)人”和“士兵”帶來閱讀的困難。
上面還只是說了一下小說的語言特色,從內(nèi)容上來說,對我來說簡直是一種折磨。原本很簡單的事情,作者故意搞得很復(fù)雜。對于大老托媒人提親和二儺山崖唱歌,老船夫都沒有給出正確的回應(yīng),仿佛在借著外孫女不斷地調(diào)兄弟倆的胃口,我沒法理解一個鄉(xiāng)下的船夫怎么會有如此細膩的情致和技巧。直到最后兄弟倆先后離開家鄉(xiāng),順順也失去了對這個婚事的興趣,而老船夫也無奈地死在風雨交加的夜晚,這是誰釀成的呢?
我只能說是作者杜撰了一個美麗而糾結(jié)的故事。
連日的陰雨,心情本就有些郁郁,更那堪是夜晚,似乎寂聊也隨之侵襲而來。不想陷入一種空洞和無助,就起身去泡了杯咖啡,讓自己溫熱和活力起來。然后端坐在電腦前,慢慢地閱讀起數(shù)日前朋友推薦的沈從文先生的《邊城》。
初讀,許是習慣性的讀小說的方式,急切的想尋讀里面的人物或情節(jié),故對于小說開篇大段的景物描寫似乎看不進去,可漸漸的,一幅曼妙的風情畫卷隨著文字徐徐展開,使人不由自主的沉浸其中,仿佛置身湘西那美麗的世外桃園。翠翠就是在這樣一個淳樸、天然、優(yōu)美的環(huán)境中孕育出來的自然之女。
就是這樣一個懵懂、嬌憨、不食人間煙火的純美女孩,卻遭遇了一段似乎尚未開始就已結(jié)束了的綿長而憂傷的愛。也許越是急切得到就越容易失去,難道這就是宿命么?“那個人明天會回來么?”故事的結(jié)尾以這樣的反問戛然而止,讓人唏噓不已。掩卷,腦海中似乎浮現(xiàn)翠翠燈下托腮喃喃自語的神情:“那個人明天會回來么?”她的糾結(jié)讓人生生的心疼起來:這漫長的日子她是否能夠靠著那個初見時的甜美回憶安然度過呢?
很久沒有讀到這樣使人驚艷的文字了,這驚艷不是華麗。而是不染塵世的純美愛情遭壓抑帶給人的一種柔軟、一種憐惜,一種淡淡的憂傷,一種對命運不解的扣問。不由感慨有時男子如何竟有比女子還極致的細膩,沈從文先生如何知曉那樣一個情竇初開的女子那么隱微的心理,難道真如他所說:“在最好的年紀遇到了一個正當最好年紀的女子?”
有時間,有合適的心情,再讀《邊城》。
讀邊城有感曹潔它是一支湘西山村生活的牧歌,它是一曲真摯、熱烈的愛情贊歌,它是一首用小說形式寫成的無韻之詩,繪就的無彩之沒有扣人心弦的懸念,也沒有驚心動魄的氛圍,更沒有波瀾曲折的情節(jié),給我們的只有真實環(huán)境中的真實的人物,這就是邊城。翠翠,一個一直生活在一種夢幻中,只能在夢中品嘗到愛的甘露的一個女孩,她只能凄涼地守候,孤獨地等待。從翠翠身上,我看到了苗族青春少女的那種對美好生活的渴望與追求。
祖父,一個閱盡人事、飽經(jīng)風霜的老人,他稱得上是苗族古老歷史的象征。在他的身上,同樣流淌著熾烈的愛,也存在著難以排遣的矛盾與孤寂。他對翠翠的愛寄托著對不幸的女兒的哀思,他的后半生是為翠翠而活,他的惟一的生活目標就是要使翠翠快樂。
但他并不真正了解孫女兒內(nèi)心的情感躁動,他只能用一些不切實際的空洞的話語來安慰孫女兒:“不許哭,做一個大人,不管有什么事情都不許哭泣。要硬扎一點,結(jié)實一點,才配活到這塊土地上?!敝钡阶詈笏€是帶著滿心的不舍與無奈離開了她的孫女,那種無盡的憂慮與擔心,還有那洶涌的愛,都隨著那一夜的大雨嘩啦啦的下著,下在了那小孫女的心里,會永遠的甜著的吧!
天寶,一個愛翠翠,但無法讓翠翠同樣愛上自己的老實男孩,當?shù)弥艿芤矏壑浯?,便懷著十分?fù)雜的感情退出了角逐,濃重的手足之情,失敗的落寞在那一刻主宰了他。他對老船夫的冷冷的神情和生硬的話語中,可以看出他的內(nèi)心是多么的矛盾和痛苦。為了愛,他孤獨地外出闖灘;又為著愛,孤獨地客死他鄉(xiāng)。多好的一個小伙子啊!
儺送,一個翠翠深愛著的男人,他英俊他瀟灑他能干,他也是那樣的愛著翠翠,甚至為了翠翠愿意獨自守空船而不要一座磨坊,堅貞的愛情的力量就在這里??墒峭饨绲囊磺羞€是不能讓他們彼此維持著這份深深的愛,最終帶著對哥哥的歉意,他離開了翠翠離開了這個他所愛的人他所愛的地方。
每次讀到那段文字“那個人也許永遠都不回來,也許明天就回來!”眼前又出現(xiàn)了那樣凄涼的畫面,她_翠翠,默默地守在船頭,心仍在被那晚的歌聲牽絆著,她守著那承諾,那愛的信念在湘西水畔永遠地守侯著他的回來??蓱z一個好孩子,真的好心疼她呀!沒有了爺爺,沒有了疼愛,獨自守著那份朦朧的愛情,卻不曾知道是否會有結(jié)果,黑夜里如果再打雷,她害怕該怎么辦?
寂寞了沒有一個人可以說說話,沒有人替她的船,也許再也不能在端午節(jié)去看賽龍舟。那是多么的凄涼的畫面,常常一閉眼就能看見那船上的人影,獨獨一個人,注視著遠方,肩上的白緞在風中飄拂著。
為什么,為什么這樣美麗善良的人最終卻不能得到他們的幸福?若是大老不死,要是沒有以碾米房招親的事,要是翠翠能在最后一次二老渡河的時候為他撐一次船……那結(jié)果又是怎樣呢?美麗的湘西畔啊!綠樹叢陰的你,民風質(zhì)樸的你,青山綠水的你,在這段唯美愛情的渲染下,似乎又平添了幾分浪漫的氣息。
我相信,在這個美麗的地方,翠翠和二老的邂逅,總有一天,二老會回來的,因為情未斷,愛不會滅,二老忘不了翠翠,愛會讓他們在一起的,不是嗎?美麗的地方終會迎來美麗的結(jié)局,樸素的人們中會找到屬于他們的幸福的,在這里我衷心的為他們祈禱,明天就回來吧!
第一次接觸到《邊城》這本著作是在高中的語文課本里,課文中截取的是書里的高潮部分,即從翠翠和儺送的相識直到故事的結(jié)局。幾年前的自己還是略帶幼稚和懵懂的,只是覺得翠翠的命運可悲,她和儺送相愛卻無法相守,但是今天再讀這本書,從字里行間中,我感受到了更多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
《邊城》這本書描寫了在位于偏遠湘西,但卻風景優(yōu)美、民風淳樸的邊遠小城里,住著以擺渡為生的翠翠和外公。外公雖然年事已高,但是身體還是很健朗,孫女翠翠已到了花樣年華的十五歲。他們熱情友善、真誠淳樸。兩年前在端午節(jié)賽龍舟的盛會上,翠翠與當?shù)卮偟亩贍攦拖嘤?,?nèi)心產(chǎn)生了愛情的火苗,然而儺送的哥哥天保也喜歡上了單純可人的翠翠,托人向翠翠的外公求親,于是兄弟倆相約唱歌求婚,讓翠翠選擇。天保知道翠翠喜歡儺送,為了成全弟弟的幸福,獨自離開外出闖灘,途中遇難而死。儺送覺得自己對哥哥的死負有責任,內(nèi)疚地離開了翠翠,外出他鄉(xiāng)。外公為翠翠的婚事操心擔憂,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離開人世,留下翠翠孤獨地守著渡船,癡心地等待著儺送回來。
《邊城》雖然以主人公之間的愛情糾葛為主線,抒寫了男女之間的單純愛戀,但是也描寫了邊城人民的淳樸生活及鄰里間的友善,儺送和天保之間的兄弟親情,翠翠和外公的血肉親情,通過這些贊頌了人性之美。邊城就如同陶淵明筆下描寫的世外桃源一般,“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同樣描繪了一個沒有階級,沒有剝削,自食其力,自給自足,和平恬靜,人人自得其樂的社會,這種寧靜和諧的生活不僅和當時動蕩的社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和如今浮華的社會也形成鮮明的比照。我去過鳳凰兩次,第一次是高二的時候,那時候的行程匆匆,光顧著欣賞沿途的風景,第二次去鳳凰是今年的十一長假期間,那時候街道上人很多,天空中夾雜著雨水,白天很是熱鬧,當?shù)氐木用裨阢吷锨逑粗挛?,能聽到木棒敲打衣物的聲音,沱江依然靜靜的躺在那,只是流水早已經(jīng)流淌輪回過千百回了,街道的兩旁有很多小攤,賣的是當?shù)厝擞H手制作的一些精致的手鐲、手袋和其他一些小飾品,他們享受于這樣的生活,并不是靠那些手工藝品為生,只是喜歡這樣,在一天中的閑暇時光里,做些閑適的事情。夜晚,整個鳳凰城被五光十色的燈光所包裹著,此時她是嫵媚而神秘的,一整熱鬧喧囂過后,剩下的是靜謐、平和,這才是她本來的樣子,青石板的街道在古銅色的燈光下,飄散著歷史的味道,沱江靜靜地倒映著兩岸的零星燈光,夜空是那樣的深邃,讓人深深沉醉在這樣的夜晚,這時候鳳凰城才有點沈從文筆下邊城的韻味,我明白了,確實只有這樣的小鎮(zhèn)才能孕育出邊城中那樣淳樸善良的人們。
再談及翠翠與儺送之間的愛情。他們之間沒有轟轟烈烈、離經(jīng)叛道的駭世之舉,沒有那些所謂“天地合乃敢與君絕”的山盟海誓,也沒有郭敬明筆下那些上流社會中充斥的銅臭味,他們只是極其普通的單純少女和少年,在青春最美好的年華中遇到了對的人,他們的感情就像春天里含苞待放的花朵一樣,羞澀而又純潔,在他們的感情里只有一個色彩,就是對互相的愛慕,沒有現(xiàn)代愛情里附帶著的復(fù)雜因素,物質(zhì)、金錢與權(quán)利,有太多的牽扯、太多的顧慮。翠翠和儺送愛情的無可奈何是源于親情的介入,他們愛情的悲劇也反映出了人性的美好,即儺送與天保之間的手足親情,他們都不忍心傷害對方,因為不忍,所以有了天保的黯自離開,不料途中遇難身亡,儺送才會因為天保的死耿耿于懷,以至于即使他對翠翠的愛慕再強烈,也始終邁不過心中那到“道德”之檻。
正是因為《邊城》不圓滿的結(jié)局,讓這份愛情更顯得凄涼。故事最后一句提及儺送的話,“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就會回來?!笨此票瘎∑鋵嵰膊槐M然,他們的故事應(yīng)該留給每一個讀者來延續(xù)。
在一個清幽的小城里,住著這么一戶人家,硬朗勤勞的祖父攜靈動活潑的孫女相依為命。從他們流淌出來的是茶峒人的質(zhì)樸純善,是勞動人民的勤勞能干,是底層人民的清貧單一,更是那個時代——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糅雜在這個時代里了。
許是勞動人民獨有的單純。祖父堅守渡船一五十年。這是忠于職守的體現(xiàn),還是別無出路不得已而為之?沒有人不想成為船總順順、王鄉(xiāng)紳那樣生活富足的人,“他管船,管五十年的船——他死了??!”我聽到了翠翠撕心裂肺的哭喊,翻書的手停頓了下來,一種濃烈的悲傷纏繞住指尖,飄散開去,祖父與翠翠太單純了,單純到得到過渡人一個銅板的贈予都覺得是對公職的一種褻瀆,甚至至死都留在小屋中,大概是至死都惦念著渡船吧?
又許是底層人民的孤苦,一個意外造就了翠翠。她靈動,跳脫,卻不敢染指渡船意外的一切,因為她清苦,她會羨慕大家女兒受傷的銀鐲;因為她清苦,她不得不自立自強,祖父和渡船便是她的一切?!按浯?,爺爺不在,你將怎樣樣?”還是那種濃烈的悲傷,在瞬間攫住了我的心,這句話在我看來完全變成了“翠翠,爺爺不能許你更好的,倘若爺爺去了,你又該怎樣在那里立足?”一種至深的愛暈開來了,一種質(zhì)樸的、微帶苦澀的愛。
更許是天命。天命,多么簡單的兩個字,我卻從《邊城》中領(lǐng)略到一種酸楚的天命。翠翠未能收獲屬于自我的感情,天保出意外溺死了;翠翠本能再找回自我的感情,祖父被困在了王鄉(xiāng)紳下人編織的謊言中;翠翠本能抓住最終的機會,她逃避了。一切的一切不正是天意弄人么?她沒有輸給輾坊,沒有輸給王鄉(xiāng)紳,她只是輸給了天命。這份天命,痛楚到令人不能自已。我想同情她,但我明白,掉一切,也有她的怯懦與不諳世事在作崇。
怨誰呢?怨天嗎?沈從文用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一幅畫卷,這幅畫卷極生動地展露了一代人和一個時代?!斑@作品或許只能給他們一點懷舊的幽情,或者只能給他們一次苦笑,過著又將給他們一個噩夢。”“但同時說不定,也許能給他們一種勇氣和信心!”沈從文如此說道。
是啊,從《邊城》的苦痛中,我開始反思,人為什么不與命搏呢?一味的怯懦與逃避只會造就人與人之間的冷漠與隔閡,失掉一個又一個的機會。人是不是應(yīng)當懷一份執(zhí)著的心,去爭取本該屬于、本能屬于自我的東西呢?
為什么不能呢?為什么不去呢?
《邊城》是寫發(fā)生在20世紀30年代的故事,小說以邊城小鎮(zhèn)為背景,描寫的川湘地區(qū)邊城的風土人情。故事的主人公叫翠翠,以她唯美的愛情故事展現(xiàn)船家女小翠的善良純潔。這部小說在近代文學(xué)史上也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汪曾祺曾經(jīng)說過:“除了魯迅,沒有誰的文學(xué)成就比他高。”從這個評語可以看出沈從文在文學(xué)的地位。
《邊城》描寫了一個世外桃源,邊城小鎮(zhèn)除了秀麗的自然風光外,小鎮(zhèn)人民生活自由,民風淳樸,相親相愛宛如一家人,《邊城》譜寫了愛與美的贊歌。這與我們現(xiàn)代生活形成了對比。很顯然,沈從文描寫的小鎮(zhèn)的純美是隱藏了對現(xiàn)代社會傳統(tǒng)美德缺失的批判,呼吁人們對中華傳統(tǒng)美德繼承。我們現(xiàn)代社會中充斥著名利、功利、金錢,人跟人之間的相處久顯得不是那么純粹。小鎮(zhèn)的婚配習俗沒有讓翠翠有好的愛情歸宿,小說的最后以渡船為生的翠翠,翹首以盼,等待儺送的歸來,刻畫出主人公翠翠對愛情的忠貞。這一幕讓我印象非常深刻,我相信儺送會回來的,翠翠會有美好的未來。這也是作者對封建婚嫁習俗的不滿和批判。
現(xiàn)代自由社會我們的愛情、婚姻都是自由的,我們應(yīng)該為我們生活在這個自由美好社會而慶幸,至少我們現(xiàn)在沒有婚姻包辦,童養(yǎng)媳,指腹為婚了?,F(xiàn)在我們是以人為本的文明社會,人們享受著自由社會的便利的同時,卻喪失了部分中華傳統(tǒng)美德。我們應(yīng)該保持一顆謙遜的心,做一個愛國愛黨,做人坦蕩,做事光明,待人真誠,有遠大志向,有氣節(jié)的中國人。
1999年6月,《亞洲周刊》推出了“20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排行榜”,對20世紀全世界范圍內(nèi)用中文寫作的小說進行了排名,選出前100部作品。參與這一排行榜投票的均是海內(nèi)外的學(xué)者、作家。在這一排行榜中,魯迅的小說集《吶喊》位列第一,沈從文的小說《邊城》名列第二。而從單篇小說的角度來評的話,《邊城》排在第一。
初讀《邊城》是很疑惑,沒看懂這篇文章究竟要表達什么,有何現(xiàn)實的教育意義,只覺的文章很美,大量的描寫文字營造了一個很浪漫的氣氛。那么,為何這部小說在中國現(xiàn)在文學(xué)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我可以從作者沈從文的寫作風格上入手。
浪漫,恬淡是沈從文的寫作風格,在陳從文的筆下,沒有苛捐雜稅,沒有地位等級,沒有剝削壓迫。他在《邊城》中所描繪的,都是人間最美的事物:美麗的景色,凝重的親情,純潔的愛情,并把這三者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如此純自然的景色,正是那些與世無爭人的生存境界,恬靜,幽適。進入故事中看,作者所需塑造人物形象都是最純樸,最干凈,最純本x的。清澈單純的翠翠,樸素熱情的老艄公,豪放豁達的天保,秀拔出群的儺送。他們都不沾染任何雜質(zhì)。天保和儺送都愛翠翠。他們采用唱歌的形式。這是多么質(zhì)樸。那歌聲中帶有的是多么簡單純樸的愛。而翠翠這個形象,也不是現(xiàn)實派小說中那種敢愛敢恨的婦女形象,她只有純樸女孩子的本源,她只知道自己要為愛守候,那么純樸的等著儺送回來,而什么親情與之的選擇,什么難以取舍,她都難以定奪。而儺送的不歸又增加了令人惋惜的悲劇色彩,同時也增加了浪漫的因素。
所以,在本文中,作者在極力營造一種浪漫的氛圍,這也是沈從文一貫的寫作風格。這篇文章寫作與三十年代,茶峒寧靜的生活若和當時動蕩的社會相對比,簡直就是一塊的“世外桃源,這就是沈從文筆下的環(huán)境。它不像魯迅,批判現(xiàn)實。在沈從文的筆下沒有政治,只有人x的善良,美麗的景色,淳樸的風氣,一切都沉浸在美好之中。現(xiàn)在,人們在追求本源的文字,越來越喜歡回歸本x的文章,因此,沈從文的文章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推崇。《邊城》也以其獨特的藝術(shù)魅力,生動的鄉(xiāng)土風情吸引了眾多的讀者,奠定了它在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的獨特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