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家河》是我花了兩個晚上,一口氣看完的。初次翻看這本書,熟悉的陜北方言,讓我想起了路遙的《平凡的世界》,作品結(jié)尾都描述了陜北人民勤勞致富過上了“好光景”。
習近平總書記說:“陜北高原給了我一個信息,也可以說是注定了我人生過后的軌跡,經(jīng)過了陜北這一人生課堂,就注定了我今后要做什么,它教了我做什么。”從本書中,我也有所體會,有所收獲。
苦難是最好的老師。梁家河人住得很原始,糧食的加工也很原始,原始的還有勞動工具和生產(chǎn)方式。初到梁家河,習近平一切都還不適應,但艱苦簡陋的環(huán)境、繁重的農(nóng)活與饑餓沒有使他停滯不前。他接受生活的磨練,逐漸熟悉了所有農(nóng)活,掏地、挑糞、耕種、鋤地、收割、擔糧。打壩造田,沒有手套,習近平直接用手抓住木夯用力往下砸,一天下來,手上全是泡,磨出了老繭。他還學會了自己捻毛衣、補衣服、縫被子……巴爾扎克曾說:“苦難對于天才是一塊墊腳石,對能干的人是一筆財富,對弱者是一個萬丈深淵。”在省公司的借調(diào)經(jīng)歷也讓我成長不少,任務重、要求高、壓力大,不斷向身邊人學習,跟同事交流、向領導請教,通過宵,流過汗,也成長了。人生的漫漫長路就是不斷追求的過程,然而追求的過程并不都盡如人意,只有勇于面對苦難,接受、經(jīng)歷它,鍥而不舍的戰(zhàn)斗,才能迎接光明。
基層是最好的磨練。書中提到:“在內(nèi)心深處,習近平始終把自己看作是延安人,他回憶道:插隊本身,這是一個標志,界定著一個階段。在插隊之前,如果我們有所知所感,我總感覺到了插隊以后是獲得了一個升華和凈化,個人確定是一種脫胎換骨的感覺,那么在之后,我們?nèi)绻f有什么真知灼見,如果說我們是走向成熟,獲得成功,如果說我們諳熟民情或者說貼近實際,那么都是源于此、獲于此。” 《名人傳》告訴我們:一個人的知識,通過學習可以得到;一個人的成長,必須通過磨練。之前在油庫、油站的實習經(jīng)歷也使我收獲了許多。油站服務是一個很需要耐心與強大心理素質(zhì)的行業(yè),不僅能學到業(yè)務操作上的經(jīng)驗,還有樂觀向上、苦中作樂精神思想。我也深深感受到基層實踐的重要,只有深入基層,到群眾中去,才能加深對基層的了解,切實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只有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中經(jīng)歷磨煉,才能加深對社會的認知,心智得以成長,內(nèi)心變得強大。
學習是永無止境的。習近平總書記曾說:“我到農(nóng)村插隊后給自己定了一個座右銘,先從修身開始。一物不知,深以為恥,便求知若渴。上山放羊,我揣著書,把羊圈在山坡上,就開始看書。鋤地到田頭,開始休息一會兒時,我就拿出新華字典,記每一個字的多種含義,一點一滴積累。” 在梁家河七年知青歲月,習近平愛看書,晚上點著煤油燈,一看就是半宿,那是書本上給予他的精神食糧。生長在90年代的我們,生活學習條件比之前要好很多,獲得知識的途徑更多,各種護眼燈也不少。我們更要珍惜,加強學習,不斷增強本領,讓學習成為一種習慣。如今我已畢業(yè)三年,原本學得油氣儲運知識,也在慢慢遺忘。來到石化企業(yè),注冊安全工程師一直是我近期的目標,專業(yè)知識還是要撿起來。除了多讀有字之書,也要多讀無字之書,注重學習人生經(jīng)驗和社會知識。注重學思踐悟,勤學勤練,注重實踐,到基層去吸取養(yǎng)分。
幸福是奮斗出來的。書中提到:“1984年春天,劉瑞蓮第一次聽說:包產(chǎn)到戶,那時她還沒有意識到這四個字在她生活中的份量。人像發(fā)了瘋似的,起早貪黑,不光把麥田比往年多耕了一遍,還把群體荒蕪了的地畔地塄全部拿镢頭挖過將肥土刮在地里,麥田整得像棉花包一般松軟,邊畔刮得像狗舔的一般干凈,所有的秋田不僅鋤了三遍草,還又多施了一次化肥。”劉瑞蓮一家用勤勞換來了豐衣足食的好日子。腦海里浮現(xiàn)了沼氣池旁窯洞的外墻宣傳畫兩邊寫著“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兩列大字。在生活中不斷艱難前行著地普通的人們,經(jīng)受糾結(jié)與掙扎,艱難與痛苦,只有把苦難當作人生的財富,依舊努力奮斗著,才能在各自的道路上走出屬于自己的幸福人生。
通讀此書,對于生活在21世紀的青年來說,是一次精神的洗禮,讓我少了些許迷茫,仿佛置身于那個時代,體驗著社會變革的風起云涌。珍惜現(xiàn)在,感恩過去,奮斗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