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家河》一書,生動再現(xiàn)了習近平總書記在梁家河的艱苦生活,為新時期黨員干部錘煉黨性提供了生動教材,自己反復閱讀學習后,深受教育和感染。作為一名扶貧志愿者,要帶頭學、深入學、扎實學,從總書記的梁家河歲月中,感受他的成長奮斗歷程,學習他在艱苦環(huán)境中磨煉的意志品格,做到學思踐悟、慎思篤行、學以致用,更加自覺的錘煉黨性、提升素質、完善自己。什么是梁家河精神?就是習近平同志和其他青年在梁家河生產、勞動所形成的生活態(tài)度、勞動觀念、個人品質的凝練以及以習近平同志為代表的那一代青年在中國農村實現(xiàn)人生觀轉變、為改變農村貧困面貌而奮發(fā)努力的所有行動的總結。概括起來就是:人民情懷,黨性信仰,知識品格,吃苦奉獻,責任擔當,自強不息。梁家河七年,是習近平世界觀形成的七年,是他認識中國社會的七年,也是他樹雄心、立壯志的七年。他始終剛健有為、積極進取,學習、實踐、創(chuàng)新,成為黨員干部的楷模,成為每一個共產黨員學習的榜樣。梁家河七年的生活閱歷,形成了獨一無二的梁家河精神。這些精神應該成為廣大農村基層干部的行動指南,成為普通共產黨員學習工作的動力,成為廣大青少年服務國家、熟悉和了解中國社會的學習資源。
總書記說,梁家河的插隊生活,讓他看到了人民群眾的力量,看到了人民群眾的根本,真正理解了老百姓,了解了社會,這個是最根本的。很多實事求是的想法,都是從那個時候生根發(fā)芽的,以至于到現(xiàn)在,每時每刻影響著我。在梁家河,習近平總書記自費到綿陽學習,回去后,辦成了陜西第一口沼氣池。而現(xiàn)在,我們有很多的外出學習機會,卻不知道珍惜。大多數(shù)人都是渾渾噩噩去學幾天,回來后還是按部就班工作,不懂得學習別人的先進經驗。學完只是意味著又多了一次培訓經歷,而不能真正為村民因地制宜的辦實事。這是我們需要反省和改進的地方,更可貴的是習近平總書記這種時時事事牽掛村民的精神。在梁家河,習近平總書記把給他獎勵的三輪車換成了村民最需要的手扶拖拉機、磨面機、粉碎機。在物質生活極度匱乏的當年,習近平總書記能有這樣的大局意識、有這樣的奉獻精神真是令人肅然起敬。在這件事中,我們應該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犧牲小我、成就大我的奉獻精神,更好地服務于人民。在梁家河,習近平“看到了人民群眾的根本,真正理解了老百姓”;總書記的平民情懷令我們敬佩,不論刮風下雨,他都同村民同樣干活,不嫌臟不嫌累,吃苦耐勞。能吃苦,正是我們現(xiàn)在的青年所普遍缺失的。大部分人都習慣于做溫室里的花朵,而不愿意去經歷大風大浪。不和農民同吃同住同干活,就不可能把工作做好做徹底,也不可能真正了解村民的疾苦。作為一名基層扶貧干部,我們應該做好自己的工作,只有真正了解了農民最迫切的需求,才能精準幫扶。從這件事上,我們應該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吃苦耐勞的精神。在離開梁家河時,鄉(xiāng)親們都到院子里送他,這正表現(xiàn)了習近平總書記平時平易近人的好人緣,直到離開后,他還跟老鄉(xiāng)們保持了聯(lián)系??倳浀倪@種平民情懷值得我們學習。
在閱讀了《梁家河》一書,翻開書最醒目的位置就寫著總書記說的話:“作為一個人民公仆,陜北高原是我的根,因為這里培養(yǎng)出了我不變的信念:要為人民做實事!無論我走到哪里,永遠是黃土地的兒子”??倳浽诹杭液拥钠吣曛鄽q月所樹立為老百姓辦實事的初心,奠定了他治國理政思想的立足點,形成了他以人民為中心發(fā)展思想的出發(fā)點。后來兩次回到梁家河,見到梁家河村民,關心的都是老百姓收入、養(yǎng)老和醫(yī)療等最基本的生活問題。正是這種源自內心深處的“人民立場”,使得 總書記把人民過上幸福生活作為治國理政的目標。
作為一名扶貧基層志愿者,通過這本書我也知道了群眾是我成長最好的老師,總書記和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真誠和群眾交朋友打成一片,真心實意為群眾干實事,最終成就了在梁家河的一番事業(yè)。服務群眾是根本職責,我也要嚴格要求自己在工作中要做到全心全意為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