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電影《李保國》有感
近期,在黨支部的組織下觀看了電影《李保國》。影片中這位“太行山上新愚公”的偉岸形象和偉大情懷感人至深,使這位“全國優(yōu)秀共產黨員”的形象更加鮮活。
他是一所大學的教授,擔負著教書育人的職責;他是一個懂技術的農民,長期奮戰(zhàn)在扶貧攻堅第一線;他是“太行山上新愚公”,畢生都在追尋探索太行山生態(tài)建設。他生在河北、長在河北,把一生都奉獻給他熱愛的這片土地。“我把自己變成了農民,把無數農民變成了自己”是他人生的詮釋,亦是他的境界。
李保國扎根太行山區(qū)35年,足跡遍布河北邢臺縣、內丘縣、臨城縣、易縣、平山縣等太行山扶貧基地的現場,推廣實用技術36項,先后舉辦不同層次的培訓班800余場次,讓140萬畝荒山披綠,打造了“富崗”蘋果等全國知名品牌,幫助農民增收、脫貧致富。
令我最敬佩的是他對工作的專業(yè)與執(zhí)著。一件事,一輩子,心系太行山,魂歸太行山,只求默默無聞地堅持做好本職工作。大自然是公平的也是無私的,土壤、氣候、水文,每一個細微的變化都會影響果實的品質,只有報以最大的工作熱情,運用科技創(chuàng)新的力量,像照顧孩子般無微不至的關心,才能孕育出最甜美的果實。
作為一名老師,他的學生不僅在大學課堂,更在太行山的林間地頭。他用發(fā)救濟上課、請農民兄弟吃飯、自掏腰包配果蔬袋的辦法,讓“學生們”聽進去培訓,讓種植技術手把手傳承,隨時解決大家遇到的問題。
作為一個懂技術的農民,他用他所熟知的農業(yè)技術,通過科學剪枝、熏煙保溫、人工護苗、打造品牌等辦法,保證果實最好的品質,讓農民獲得最大的利益。
作為一位“太行山上新愚公”,他把太行山的生態(tài)建設作為畢生使命,傳承給自己最優(yōu)秀的學生。從種蘋果樹穩(wěn)固太行山的水土,到因地制宜開發(fā)紅樹莓、核桃、板栗等多種植物的生態(tài)建設。他用有限的人生和時間賽跑,實現了自身最大的價值。
因為他的執(zhí)著,拒絕了山洪過后種植速生林的權宜之計,在太行山穩(wěn)固水土的同時使農民脫貧;因為他的執(zhí)著,在農民們屢次誤解、懷疑時,依舊不忘初心、不離不棄;因為他的執(zhí)著,放棄了自身疾病的最佳治療時機,卻加快推進了太行山的生態(tài)建設。他一刻不停歇地做著他認為正確和應該做的事情。
當紅彤彤的果實掛滿枝頭、當“富崗”蘋果在展銷會大賣、當富崗食品有限責任公司成立,那一張張黝黑、淳樸、從心底里散發(fā)著快樂的笑臉在熒幕上定格,觀影的我也為之振奮、為美好感動。世上所有的美好,都在于克服困難后的曲徑通幽處,越不在意困難,體味到的樂趣越多,挖掘到的人間清歡越高級。
因為專業(yè)所以執(zhí)著,因為專業(yè)所以信賴,因為專業(yè)所以卓越。對于平凡崗位上工作的我和我們,他的事跡是一種鞭策,更是一種號召,一個人特別是共產黨員,只有信念堅定,才能夠正確認識黨,始終保持清醒頭腦,觀天地之精微,察萬物之規(guī)律,精于業(yè)務、勤于工作,定準人生方向,更好地完成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