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幾天讀了《三國演義》以后,受益匪淺。《三國演義》是一部古典名著小說,也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他講述了東漢末年漢室衰弱,黃巾起義到司馬昭統(tǒng)一全國,建立晉朝之間發(fā)生的一系列故事。
在《三國演義》中,有很多著名戰(zhàn)役,其中最喜歡的是官渡之戰(zhàn),199年6月,袁紹率領10萬大軍南下,進攻曹操領地,曹操率幾萬兵進去在黎陽,主力在官渡一帶筑壘固守。200年二月,袁紹派顏良進攻白馬,曹操采用了謀士茍攸的聲東擊西之計,斬了顏良敗袁軍。之后,曹操軍和袁紹軍對壘于官渡,相持數(shù)月,這期間。曹操因兵疲糧缺,一度想要回守許昌,但曹操的謀士茍或認為,曹軍以弱敵強,此時退兵,一定會被援軍找到破綻,而且袁軍輕敵,內部不團結,于袁軍相持久否,袁軍必會有破綻,可以出奇制勝,曹操看到這一番說,沒有了退兵的念頭,并派兵襲燒袁軍糧車,200年十月,袁紹謀士許攸投奔曹操,建議曹操輕兵奇襲袁軍囤積糧食的地方烏巢,曹操聽取許攸建議,親自率精兵5000,奔襲烏巢,全殲袁軍,燒毀全部圍糧,烏巢被燒的消息傳來,袁軍全部軍心動蕩,紛紛潰散投降,曹操趁機全線出擊,殲滅了袁軍。
官渡之戰(zhàn),曹操一兩萬左右的兵力,出奇制勝,擊破援軍10萬,這場戰(zhàn)役是一場以少勝多的著名戰(zhàn)役。我認為曹操的勝利不是偶然,諸葛亮在《隆中對》提到曹操比袁紹,則名微而寡眾,然曹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若,非惟天時,抑亦人諫也。曹操之所以取得勝利,是他懂得運用人才,能接納他人之言,而袁紹內部不和。又驕傲輕敵,剛復自用,不能接納部下正確建議,最后導致了糧草被火燒,軍心動搖,而失敗。
所以我從中得到了一些啟示,不輕言放棄,如果曹操不堅持與袁軍相持,就不會等到許攸投奔來給曹操打贏戰(zhàn)役的機會。多聽取別人的意見,袁紹因不能接納部下正確建議而敗,曹操能接納他人之言,并抓住機會才能勝利。
總的來說,讀過這本書之后,我大開眼界,他讓我融入在歷史當中,豐富了我的歷史知識,最后我推薦大家去看這本書。
《三國演義》是我百讀不厭的一本書,不同時期讀它我就有不同的感受。我第一次讀《三國演義》是在讀三年級時,去書店,我看見有一本連環(huán)畫的《三國演義》,就讓爸媽給我買,爸媽一看是名著,不錯,可以多讀讀歷史名著,于是我有了第一本《三國演義》。
在我第一次看過《三國演義》后,里面的人物就給我留下來了深刻印象:神機妙算的諸葛亮、陰險狡詐的曹操、俠膽仁義的關羽、粗中有細的張飛、老當益壯的黃忠、比肩臥龍的龐統(tǒng)……總而言之,言而總之每個人物都有自己的特點,而作者對于歷史的合理改寫也更加凸顯了人物的特性,也符合了小說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寫作風格。
這次暑假讀《三國演義》,我有了更深的認識。比如《三國演義》里最重要的戰(zhàn)爭之一赤壁之戰(zhàn)。其實在歷史中并不存在這一場戰(zhàn)斗,是作者想象出來的,里面也有不少對人物的改寫,比如:周瑜在歷史上并不小氣,反而十分大度,更不用說氣死了。還有草船借箭并非由諸葛亮想出,而是吳國的主公孫權想出的。是孫權讓黃蓋借的箭……而這些的改寫多半從反面寫出諸葛亮的足智多謀,可見歷史上諸葛亮確實有著可以“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能力,不然白讓作者花了這么多筆墨去描寫他了。再說說赤壁之戰(zhàn)中用的計謀,其中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黃蓋的苦肉計,說的是黃蓋與周瑜在暗地商量黃蓋假裝去投降,周瑜大發(fā)脾氣,叫人來抽打黃蓋讓曹操認為黃蓋是真心想投降,便放下了戒心,這才有了后來的“巧借東風”、“火燒連環(huán)船”。這一場仗讓曹操損失慘重,險些被捕,多虧了關羽講義氣放了他一馬。作者這么寫為了讓三國勢力達到鼎力局面,方便后面的創(chuàng)作。
剛開始我本以為結局蜀國必勝,因為它們文有臥龍鳳雛,武有五虎。如同一支威武之師,所向披靡,可到頭來,關羽、張飛慘死;劉備病死;阿斗(劉禪)無能,這都讓蜀國走向了滅亡。不久只有魏國笑到了最后,趁其不備讓司馬氏長驅直入,被司馬氏的人統(tǒng)一了天下。
故事我只猜對了開始,卻沒有猜中結尾,這也正是這部小說的能成為名著的理由。等我知識再長進一些,我一定要再去好好品讀羅貫中先生的原著!
一天,媽媽給我買了四大名著之——《三國演義》,我十分喜歡看。寫了一篇《三國演義》的讀后感。
劉備(公元161-223年),即蜀漢昭烈帝,字玄德,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后代,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劉備雖然是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后代,但是他父親早死,家境貧寒,與母親賣草鞋、織草席度日。但他胸懷大志、以良好的品質、謙遜的作風招攬了一大批至死不渝的忠志之士(如關羽、張飛、糜竺 、簡雍 、孫乾 等),雖然他一生遭遇多次挫折,最后卻堅韌不拔的毅力,終成大事,建立蜀漢,從一個賣草鞋的變成昭烈皇帝,其一生是充滿傳奇色彩的。
曹操 (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瞞,漢族,沛國譙縣(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三國中曹魏奠基,先為東漢大將軍 、丞相,后為魏王。其子曹丕稱帝后,追其為魏武帝。一生以漢朝丞相的名義征討四方,為統(tǒng)一中原做出重大貢獻,同時在北方廣泛屯田,對當時的農業(yè)生產恢復有一定作用。曹操文學作品的特色、創(chuàng)新、開創(chuàng)對中國文學史的發(fā)展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魯迅先生評價其為"改造文章的祖師"。漢末書法評論家評出章草大家五人,即崔瑗、崔實、張芝、張昶、曹操??芍^多才多藝的一代霸主。
東吳太祖大皇帝孫權(182-252),字仲謀,祖籍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三國時期吳國的開國皇帝,公元229-252年在位。孫權繼位為江東皇帝,他仁賢用能、挽救了江東危局,保住江山。孫權與劉備聯(lián)盟,大敗曹操于赤壁,天下三分局面初步形成。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孫權偷襲劉備的荊州成功,使吳國的領土面積大大增加。孫權稱吳王,建興七年(229年)稱帝,正式建立吳國。
《三國演義》里還有許多故事。如張飛大鬧長板橋,諸葛亮七擒七放孟獲,諸葛亮火燒新野。曹操敗華容道,關羽溫酒斬華雄,里面的故事數(shù)不勝數(shù)。
《三國演義》還告訴我做人不能不講義氣。不能太狡猾。做人要厚道。不然容易失去朋友。
《三國演義》講的是,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群雄并起,都想統(tǒng)一天下,經過一番征戰(zhàn)后天下分成了三個國家,——魏、蜀、吳,也就是曹操、劉備、和孫權的國家,這三個國家的主人,都想滅掉別的國家,一統(tǒng)天下,所以他們就開始明爭暗斗,想推翻別的國家,經過長達數(shù)十年的戰(zhàn)斗后,司馬懿的孫子——司馬炎,他攢了皇位,改國號為晉國,隨后,他消滅了蜀國,皇帝劉禪投降,然后,他又開始攻打吳國,吳國也滅亡了,皇帝孫皓投降。司馬炎統(tǒng)一了天下,建立了晉國的故事。
在《三國演義》的閱讀過程中,有幾位人物,使我十分敬佩,第一位就是大名鼎鼎的諸葛亮,諸葛亮被劉備請出山后,火燒新野、舌戰(zhàn)群儒、草船借箭、赤壁大戰(zhàn)…...幾次打敗曹操,是一位足智多謀的軍事家、政治家、發(fā)明家。
第二位就是號稱常勝將軍的趙云趙子龍,他不顧危險,幾次救了劉禪的命,長坂坡,他為救劉禪,在曹軍中,殺了個7進7出,救出了劉禪,截江奪阿斗的時候,趙云又從孫尚香(劉備的妻子)懷中奪回劉禪,是一位智勇雙全的將軍。
第三位是諸葛亮的繼承人姜維姜伯約,諸葛亮去世前把自我一生所學的軍事知識全部傳給了姜維,其中包括他發(fā)明的連珠弩的制作方法。姜維全力為蜀國出力,最終為蜀國舍生取義,悲壯自刎!
三國時代是一個英雄并出的時代,像諸葛亮,周瑜,司馬懿,還有名醫(yī)華佗等等,都是出自三國時期,所以,三國時代的故事能流傳至今而不衰!
《三國演義》記敘了東漢末年至西漢之間,以劉備、曹操、孫權為首的三個軍事集團,為了獨霸天下以至沙場廝殺的戰(zhàn)亂時期。其中有許多個性鮮明的英雄人物:獨霸一方、窺伺天下的亂世梟雄;解民倒懸、廣施仁政的一代義主;橫刀立馬、勇猛絕倫的威猛大將;運籌帷幄、足智多謀的軍師謀士……然而,在這個人才云集的時代里,讓我印象最深的,便是那赤膽忠誠的諸葛亮。
“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是諸葛亮的寫照;“受命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從此,他義無反顧地追隨劉備;面對東吳的盛邀,他斷然拒絕;白帝托孤,他全心全意輔佐劉禪;他“六出祁山”,只是為了興復漢室;上表《出師表》,表達了他對蜀漢政權的赤膽忠誠。諸葛亮的忠誠深深打動了我,令我敬佩不已。
從古至今,忠誠一直受到人們的敬仰。屈原的投江自盡,以身殉國,是忠誠;荊軻的“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兮一去不復還”,是忠誠;趙子龍亂軍救主,一身膽也,是忠誠;魏征敢于直言,向李世民進諫兩百多次,是忠誠;岳飛的“精忠報國”,是忠誠;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忠誠……忠誠是一種美德,值得我們去學習它,歌頌它,傳揚它!
大家耳熟能詳?shù)摹皟蓮棥痹獎住嚰谙?,因為忠誠,他先身士卒;因為忠誠,他不怕犧牲;因為忠誠,他“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因為忠誠,他把自己寶貴的生命獻給了國家!雖然只有平凡的工作,但他卻家喻戶曉,受到全國人民的敬仰,就是因為忠誠。有了對國家的忠誠,他才用盡一生精力研究‘‘兩彈’’,為國家做出了巨大貢獻??梢?,忠誠對人們成就一番事業(yè),也是十分重要的。
現(xiàn)在的社會,人們的物質享受多了,像金錢、權力、名譽等利益,深深誘惑著人們。有些人為了追求個人利益,從而不擇手段達到目的,違背了做人的基本道德,只要有利可圖,就將忠誠拋之腦后。這樣的人,往往只能享受一時的利益,最終的下場都是身敗名裂。
忠誠,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流逝的時光,社會改變,漸漸銷蝕了忠誠的光芒。青少年是民族的未來肩負著民族騰飛的的重任,我們要時刻提醒自己,不能違背忠誠,要使忠誠永放光芒。
忠誠,是青春沖刺的諾言,是生命履行的責任,是安身立業(yè)的根本,更是人生路上不可缺少的品質。讓我們做一個忠誠的人,一個忠于學業(yè)、事業(yè)的人,一個忠于社會和國家的人!
我讀過很多書,看過的每本書就像許許多多、五彩繽紛、各種各樣的花。每當一枝花綻開時,我就會慢慢欣賞。現(xiàn)在請和我一起慢慢欣賞吧!
《三國演義》描寫了四十多次戰(zhàn)役,數(shù)量多,場面大,在世界文學中都是十分罕見的。更可貴的是,對這四十多次戰(zhàn)役的描寫,很少出現(xiàn)雷同的現(xiàn)象。在描寫每一次戰(zhàn)役時,作者或通過一些獨特的戰(zhàn)爭場面,或通過一些與眾不同的計謀,或通過人物的一些典型表現(xiàn),或通過特異的交戰(zhàn)將每次戰(zhàn)役描寫得精彩生動,又顯得每次戰(zhàn)役與眾不同。比如,赤壁之戰(zhàn),長坂坡之戰(zhàn),草船借箭,曹操敗退等,表現(xiàn)戰(zhàn)爭的多樣性。
《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形象十分鮮明有特點,各有各的性格特征。最讓我敬佩的守羽和諸葛亮。先來說說關羽,他英勇剛烈,氣概超凡,這些人物中他是最勇敢的。有一次,劉備命他去取樊城,守城之將曹仁堅守不住關羽的進攻,就派人在城墻上安排了好幾百弓箭手。關羽來到城下叫陣,不料被射中一只毒箭。華佗來為關羽療傷,用尖刀挖出有毒的肉,他卻一邊下棋,一邊喝酒,談笑自如。我被他的這種勇敢精神深深地感動!
記得有一次,在學校我和阿良到對面樓去拿牛奶,那時正好下了一陣傾盆大雨,我們沒拿傘只好小跑過去。因為地滑,我重重的摔了一跤?!鞍 ?我疼得叫了起來,一看手臂流血了。那豆大的淚珠不爭氣的滾出來,都想把牛奶扔在一旁。這時我想起關羽,他受了那么重的傷,卻可以談笑自如,我怎么能為這點小傷流眼淚呢?于是擦干了眼淚又跟阿良提牛奶去了。
我最崇拜的就是諸葛亮了,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足智多謀,料事如神,是智慧的化身。還有張飛、曹操、劉備等等他們的勇敢、頑強的精神都值得我學習!
看了《三國演義》這本書,現(xiàn)在回想起來,里面人物的一張張鮮活的面容還浮現(xiàn)在我眼前。他們的故事讓多少代人讀了又讀,他們的精神讓我們永遠傳承下去。我覺得這就是經典的魅力吧!我相信我以后做事不能輕易放棄,不能半途而廢。還要努力學習,以后像諸葛亮一樣做個足智多謀的人!
三國演義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是不可多得的經典,讀起來令我感到心潮澎湃擔又心曠神怡。猶如夏日的冷飲,回味無窮,使人感觸許多。
我讀三國演義,與讀其他書不一樣,三國演義雖分一百二十回,但回回相連,上下一體,資料廣而人物多,所以我會每讀一回就梳理一下人物或之間的關系。久之,竟能以“上帝視角”坐觀全局發(fā)展了。從最初的桃園結義,到最終三國歸晉,我的心也隨大局起伏而緊張和平和。劉備、諸葛亮、曹操、孫權等人物時常在我的腦海中浮現(xiàn)。三國演義以這些人物為中心,介紹了他們之間的故事。東漢末年群雄并起,誕生了許多英雄人物,劉備、曹操、孫權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但他們卻是三國演義中最重要的組成,劉備一心匡扶漢室,曹操心懷大志,孫權潛心經營江南大部,從煮酒論英雄到赤壁之戰(zhàn),再到姜伯約悲憤自刎,有太多可歌可泣的地方了。劉備可曾想到劉禪無能,大漢氣數(shù)已盡?曹操可曾想到司馬炎逼退魏帝建立西晉?孫權可曾想到孫皓將自我經營一生的江東送與西晉?他們有多少嘆息又有多少次無聲而泣?
我想這就像《臨江仙》里的那句話:“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比龂萘x不僅僅描繪了魏蜀吳之間的戰(zhàn)爭與矛盾,它還啟示我們,告誡我們:古人的故事在不斷提醒我們,前車之鑒不可不知。我們要學習古人的長處,了解他們?yōu)槭裁闯晒?,為什么失敗?/p>
英雄們的無畏正激勵著我們,只要堅持機警,防范于未然,就能夠增加成功的機率!對于學習也是如此,適當?shù)念A習能夠增加學習的效率和質量,認真聽講,潛心理解。三國演義教會了我這些。
讀了《三國演義》三遍,總是全神貫注地沉入觸目驚心的大戰(zhàn)之中,百讀不厭,使我收獲頗豐。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部重要的古典名著??虅澚私?00個人物形象。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到晉朝歸一發(fā)作的一系列驚天地泣鬼神之作。
曹操的詭詐,劉備的謙遜,孔明的慎重,張飛的驍勇,關羽的忠義,周瑜的心胸狹窄,每一個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
在《三國》中,我最信服的人當屬關云長,他固然為人自豪自大,致使敗走麥城,但人無完人,尚且他為人忠義,武功超人。與劉張?zhí)覉@三結義,曹操打敗劉備時,關羽因帶著二嫂,又被張遼說動,約法三章:降漢不降操、準時給糧、一旦發(fā)現(xiàn)劉備行跡,即刻分開,然后投誠,足以見云長之俠義,無愧“一世梟將”之稱。他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后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忠于故主,刀光劍影處,唯其獨尊!
諸葛亮是我在《三國演義》中又一觀賞的人物,他那過人的機智,嫻熟的兵陣,無不讓后人嘆為觀止。他終身鞠躬盡瘁,死然后已,未出茅廬,就已定天下三分。他火燒博望坡,借東風,草船借箭,巧擺八陣圖,空城退敵……足以見其錦囊妙計,但魏延終身為蜀漢立下豐功偉績,卻稍有淡漠,致使其造,錦囊殺魏延,卻小有不妥。
茫茫夜空,有多少流星劃過;花開花落,英雄們的回響似乎仍未停息?;仡櫄v史,那滾滾東逝的江水又把我?guī)У搅四莻€英雄輩出的年代。
這是大戰(zhàn)前夕的夜晚。茫茫大江,風平浪靜;月上東山,皎如白日;江水東去,如橫素練;萬檣林立,如箭在弦。再東視柴桑,西觀夏口,南望樊山,北覷烏林,江天空闊,怎不令人靈感生發(fā)。想到頃刻之間,揮手即可掃平江南,一統(tǒng)華夏,這叫佇立江頭的那個久有雄心大志的曹操如何不激情萬分?于是橫槊,于是賦詩,這個浪漫的英雄高唱著人生幾何,全然忘卻了身后的大戰(zhàn),已然成為了一個詩人。
每每讀到這兒,我總會聯(lián)想到“斗酒詩百篇”的“詩仙李白”,而曹操,不僅有李白飄逸的性格,更令我欣賞的是他那高傲的心,即便是大戰(zhàn)前夕,依舊拿得起,放的下,想哭就哭,想笑就笑,以至后來歷經劫難之時,仍就仰天長笑。如此境界,真不愧他豪邁的一生。
自桃園結義到溫酒斬華雄,再到三英戰(zhàn)呂布,關羽在一場場戰(zhàn)爭中成為了一代名將。然而,此時此刻,被擒的關羽站在土山上,面對無法挽回的敗局,面對兄弟之情、君臣之義、托付之責——他追求并恪守的信條,他提出了“只降漢帝,不降曹操”的一個不似降者之約,卻似勝者之規(guī)的驚人約定。這就是關羽,一個從皮到骨都充斥著“義”的壯士,一個在他投降時從內心到外貌都不像降者,在他失敗時從內心到外貌都不像敗者的人。他不拘泥于權利,更不為地位王權所吸引,他一生所追求的不過是“忠義”二字而已。知關羽者曹操,未與關羽相處,曹操僅知其武藝,當與關羽相處之后,才深知關羽的忠義之心!對于關羽,后人的崇拜,歷代君王的加冕,雖說動機不一,但標準卻是一致的,取其忠心義膽,“英風突兀山河壯,正義憑陵日月高?!?/p>
在這英雄輩出的年代,他們只不過是其中之一二。大智慧如諸葛亮、一身是膽的趙子龍、仁義的劉備、羽扇綸巾的周瑜、老當益壯的黃忠,乃至二袁、劉表、孫堅等輩,都在亂世中尋找出一片自己的天空,演繹出一段段不朽的傳奇。
這就是《三國演義》,一部最成功的戰(zhàn)爭英雄史詩,它給予了英雄們一個最好的舞臺,在那里上演著他們的《英雄交響曲》和〈命運交響曲〉。直至今日,雖然浪花淘盡英雄,他們都已不復存在,但他們產生的影響卻遠未停止?!俺鰩熚唇萆硐人溃L使英雄淚滿襟”不知引發(fā)了多少未捷英雄的熱淚,“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又讓多少企盼天遂人愿的人長歌永嘆,“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也不知蘊涵了后人對英雄們多少的景仰與遺憾?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在今年暑假的時候,我在家讀了一本中國古典名著——《三國演義》。
讀完后,我不禁熱血沸騰,我想:《三國演義》真是一本好書。里面的人物都是文韜武略、有勇有謀,其中我最喜歡的是曹操。曹操手下猛將如云,有“征孫將軍”張遼、“虎候”許褚、“勇冠三軍”龐德,還有郭嘉、賈詡、荀攸等世代忠良輔佐,地大物博,在官渡敗袁紹,用反間計大敗西涼軍,還甚愛文才、武將,深得民心,為天子除去了霸道的董卓,他戰(zhàn)爭數(shù)年,東征西討,成了一名卓越的思想家、教育家和軍事家,最后因頭風病常犯,頭痛欲裂,病死在許昌,享年六十三歲。
說起臥龍、鳳雛,那可是滿肚子的“墨水”。諸葛亮足智多謀,全心全意地幫助劉備創(chuàng)建大業(yè),只可惜后主劉禪聽信饞言,總讓諸葛亮北伐不成功,把先帝劉備的囑咐忘得一干二凈。龐德也是個曠世奇才,可是在討伐西川時,被黃公衡用亂箭連人帶馬射死于落鳳坡,劉備知道后痛哭不止。真是可惜呀!
我們現(xiàn)代人眼里看中的是錢,腦子里想的還是錢,比起古代人可差遠了。古代人還想著讓人民安居樂業(yè),岳飛就曾經說過:“文官不貪財,武官不貪生,天下便太平。”不也是這個道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