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當我讀了它之后,學到了許許多多的知識,也明白了許許多多的人生哲理。
在《三國演義》中我最喜歡的人物要數(shù)號稱“武圣”的關(guān)羽了。關(guān)羽,字云長,三國中一位比較出名的武將,五虎上將之首,曾在沙場上建立過無數(shù)的功績:曾溫酒斬華雄,過五關(guān)斬六將,在歷史上建立了不少功績??墒牵盍钊司磁宓膮s是他那種講義氣的精神,無論誰幫忙過他,他必須會回報。
記得曹操在赤壁之戰(zhàn)后大敗而歸,被吳國的軍隊逼進了華容道,眼看就要被擒,這時候,正把守華容道的關(guān)羽因為念在曹操舊日曾有恩于自我,所以放了他走,結(jié)果差點被斬首。由此可看出關(guān)羽不是一個忘恩負義的人。讀到那里,我不禁想到了自我。是啊,長這么大,幫忙過我的人數(shù)也數(shù)不清,可我記住了嗎?回報了嗎?
我敬佩關(guān)羽那種講義氣的精神,更喜歡劉備那種渴賢求才為君之道。劉備,不能說是一個梟雄,只能說是一個明主,他能成為三國鼎立的一份子是因為他有一顆愛賢的心,要是他沒有這一份心,恐怕就不會得到諸葛亮這個大賢人的幫忙了,也不可能當皇上了,最多只能在家喝喝茶,織織帽罷了。
能夠說,劉備的天下幾乎全都是諸葛亮打來的,而諸葛亮為什么甘心境愿為他打天下呢?那是出于對劉備的愛賢的心的感激。讀到那里我又想到了班長鐘金獻,他從一年級到四年級,盡心盡力為班級做出了不少好事,是教師的好幫手,就有如劉備和諸葛亮的關(guān)系一樣,因為教師相信他,放心地把事交給他,他為了不辜負教師的關(guān)愛,工作自然就盡心盡力了。
《三國演義》,教會了我許許多多的道理,讓我愛不釋手。
《三國演義》一書,受益匪淺?!度龂萘x》是一部斷代體古典名著小說,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tǒng)一之間發(fā)生的一系列故事。首先我看到的是像“滾滾長江東逝水……”這一類膾炙人口的詩句,接著引入正文。第一句話這樣說到:“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句話不無道理。周末七國分爭,并入于秦,及秦滅之后,楚、漢分爭,又并入于漢……書中還有上百個人物、無數(shù)的軍事謀略,加上作者本身借著歷史人物,來闡述忠、教、仁、義、愛的道理,更是深中人心。它寫的庸主獻帝、劉禪,無能之輩呂布、袁術(shù)、袁紹、劉表、劉璋,氣量狹隘的周瑜,長厚的魯肅,勇者張飛、許楮、典韋,下至因行間而貽笑千古的蔣干,無不個極其態(tài)。這些人物給了我很深的教育。雖有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這本書當中所描述的幾個英雄人物。先說關(guān)羽。這是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五關(guān)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后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
他忠于故主,因戰(zhàn)敗降敵而約好一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萬里往投。我認為雖降了敵,但最后還是回來了,不但仍算忠,而且還要算一種難得可貴的忠。《三國演義》表現(xiàn)關(guān)羽的方法也極簡單:“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重棗,青龍偃月刀”,后來加上“赤兔馬”,又讀過《春秋》,刮骨療毒不怕疼,斬顏良,誅文丑,幾乎變得天下無敵。他的所做所為值得我們學習。封建統(tǒng)治時期需要忠臣,需要一個能夠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忠臣,這就是諸葛亮。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謀,而且一生謹慎,鞠躬盡瘁。他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智料華容道,巧擺八陣圖,罵死王朗,空城計,七星燈,以木偶退司馬懿,錦囊殺魏延,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我本以為這種人應(yīng)該相貌非凡,可書中描繪的卻十分簡單: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他的所做所為給后人很深的印象?,F(xiàn)說曹操。曹操在《三國演義》中被稱為奸雄,可能是因為他的兒子篡了漢。他說劉備與他是并世英雄,說得劉備都不敢聽,但是他沒有殺劉備,雖劉備正是他的甕中之鱉。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夢也夢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諸葛亮,與其誓不兩立,只要把諸葛亮殺了,東吳的天下就太平了。
后來又發(fā)現(xiàn)劉備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殺劉備,至少把他留在東吳,東吳的天下也太平了。目光短淺,氣量狹小,非英雄也。這也與曹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曹操還是個實干家,曾經(jīng)行刺董卓,矯詔聚諸侯討伐董卓。這些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偉大之處。總的來說,讀過這本書之后我大開眼界,而以上幾人也給了我很深的感受,他們很值得我學習。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zhuǎn)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每次聽到這首歌,我就心潮澎湃。《三國演義》是我百看不厭的一部名著,它不僅僅讓我了解了許多驚險曲折的故事,還讓我認識了不少個性鮮明的英雄。
說起趙云,也就是常山趙子龍,大家肯定很耳熟。從“單騎救主”、“截江救阿斗”足能夠看出他對劉備的忠心耿耿。再加上他具有武藝高強、正義凜然的英雄本色,難怪劉備說他“渾身是膽”“乃真丈夫也”。他實在是一個有情有義的硬漢子!
再說關(guān)羽,此人在《三國演義》中是一個典型的忠勇人物。因為他髯發(fā)長二尺,一副相貌堂堂、威風凜凜的樣貌,所以被人們譽為“美髯公”。他不僅僅是個美男子,還是劉備集團的得力干將。不管是“身在曹營心在漢”,還是“千里走單騎”,都能反映出他對劉備的赤膽忠心。他真是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提到劉備,在作者眼里,他是個“亂世梟雄”,但在我眼里,他只可是是個“膽小怕事”的人。雖說在“青梅煮酒論英雄”中體現(xiàn)了他的遇事老練,工于心計,但他為了一個“義”字,不聽眾將的忠告,竟大動干戈,率領(lǐng)七十五萬大軍,草率伐吳,最終被陸遜用火攻破,最終蜀軍全軍覆沒。讀到那里,我真為他的這種行為感到惋惜!
談起諸葛亮,他可謂是書中最具光彩的英雄人物。他憑借自我的絕頂聰明,成功運用了“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巧擺八陣圖、空城計、七星燈”等一系列妙計。為了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和托孤之重,他安居平五路,七擒孟獲,六出祁山,雖說他滅魏吞吳統(tǒng)一天下的雄心沒有成功,可是他“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已經(jīng)流芳百世。他永遠是后人敬仰并崇拜的偉丈夫!
反復(fù)品讀《三國演義》這部歷史小說,不但豐富了我的歷史文化知識,并且提高了我的個人道德修養(yǎng),更重要的是,從書中的眾多英雄身上,我懂得了“英雄”的真正含義———為人誠信、機智勇敢、胸懷天下、無私奉獻。
呂布轅門射戟的故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三國演義不僅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又拍攝出了各種各樣的影視作品,諸如電影、電視劇、動畫片等等,題材眾多,因此呂布這個人一定是被大家熟知的,今天我想講述的就是關(guān)于呂布轅門射戟的故事。
呂布轅門射戟故事起因:袁術(shù)想滅了劉備這股勢力,然后再趁機攻打徐州,但是又害怕呂布加以阻擾,為了達成目的,袁術(shù)讓手下的將軍紀靈帶上糧草二十萬斛大米向呂布示好,希望攻打劉備的時候,呂布作壁上觀。但是呂布也看出來了,袁術(shù)沒有安好心,因此決定像個兩全之策,最好是得了好處,又能保住劉備,同時也能讓紀靈無話可說乖乖的退兵,于是就有了轅門射戟的典故發(fā)生了!
轅門射戟的過程:呂布把劉備和紀靈叫到一起,說“這事兒很為難,為了公正起見,我在營門中豎起自己的方天畫戟,距離百步開外,如果我能一箭射中戟上的小枝則雙方各自罷兵休戰(zhàn),如果射不中,那么你們打仗我不管?!睂嶋H上呂布是胸有成竹,以他自己的武藝是一定能射中的,結(jié)果也是這樣。由于這個仲裁方式是劉備和紀靈都同意的,大家都無話可說,紀靈只得退兵回去見袁術(shù)。
轅門射戟的典故引發(fā)的思考:其實在這之前,呂布因為發(fā)動兵變占領(lǐng)了本來屬于劉備的徐州,已經(jīng)和劉備結(jié)下了梁子,劉備因為沒有地方容身,因此才暫居下邳,因此不論轅門射戟的結(jié)果如何,呂布和劉備已經(jīng)是毛核心不合了。另一方面呢,呂布得到了糧草又用計謀逼得袁術(shù)方面退兵,讀后感.雖然暫時解除了自身危機,但也埋下了隱患,因為這樣一來連袁術(shù)也一并得罪了,以后要是有什么事情需要人家?guī)兔?,也是不可能了。結(jié)果不出意料,后來呂布和劉備刀兵相見,而曹操圍困呂布時,袁術(shù)也沒有來幫忙,因為袁術(shù)已經(jīng)被呂布得罪了。
轅門射戟的故事讀后感:呂布看似大智大勇輕松化解了難題,但實際上為自己的將來埋下了隱患,他從一開始就不應(yīng)該搶奪劉備的徐州地盤,而且之后又不能與劉備結(jié)成真正的同盟,最終勢單力孤,遭遇了滅頂之災(zāi),這需要我們讀者用心體會了,也是要謹記的!
看完三國演義,才感覺到中國文學的博大精深,也感受到作者的寫作能力,羅貫中把所有人物都描述的栩栩如生,如:關(guān)羽的義、張飛的直、諸葛亮的忠及曹操的奸等……讓讀者都與故事的劇情融合為一體,隨著故事劇情的高潮而起伏,《三國演義》因為屬于章回小說,故事具有連續(xù)性,讓人有一直想看下去的心理,而且不會覺得枯燥乏味,故事編排得宜,緊張刺激,使人有一種深陷其中,好像自己也處在東漢末年,群雄割據(jù)的亂世之中,《三國演義》不僅是在當時有一種象征的功用,也是令一種體制的創(chuàng)新,更是研究明清小說的典范之一,所以,《三國演義》真是一本值得在再看的好書,每閱讀一次,就感覺多了一次不同的體驗,文學素養(yǎng)也提升了許多。
《三國演義》寫了三個國家的興衰史,從桃園三結(jié)義至三國歸晉共經(jīng)歷了五大時期,便是黃巾之亂,董卓之亂,群雄割據(jù)(官渡之戰(zhàn),赤壁之戰(zhàn)),三分天下和天下歸晉。
黃巾之亂是從桃園三結(jié)義開始,講了黃巾起義之后,東漢政府的反擊,出現(xiàn)了劉備,曹操等英雄,而東漢政權(quán)也快滅亡了。
董卓之亂是講董卓入京前后的故事,從何進與十常侍對戰(zhàn)到少帝逃出京城,結(jié)果被董卓救駕。董卓入京后收買了猛將呂布,又廢少帝,立獻帝,大權(quán)獨攬,實施暴政,逼得群雄聯(lián)軍伐董卓,雖然后來聯(lián)軍失敗了,但是董卓最后也被呂布所殺。
群雄割據(jù)是講董卓死后,中原諸侯群龍無首,為了擴大自己的地盤互相廝殺,最主要分為三個戰(zhàn)區(qū),即北方的袁紹與公孫瓚,江東地區(qū)孫策的崛起,中原地區(qū)曹操,劉備,呂布,袁術(shù)之間的戰(zhàn)爭。
再后來的三分天下和天下歸晉我就不一一細說了,最主要的我想談?wù)勛约簩θ龂萘x的一些認識和看法。